校園馨語「自我覺察懂心情,同理他人最吸睛」
上一則公告
下一則公告
生活教育 / 張貼者
訓育組長
張貼日期: 2024-09-16 15:40:49
點閱:534
三春國小生活教育 校園馨語主題:自我覺察懂心情,同理他人最吸睛。
解說「自我覺察懂心情,同理他人最吸睛」
這句話的意思是:
- 自我覺察: 先了解自己的情緒、想法,就像照鏡子一樣,清楚地看到自己內心的樣子。
- 懂心情: 除了了解自己,也要能感受別人的情緒,知道別人為什麼會這樣想、這樣做。
- 同理他人: 當我們了解了別人的心情後,就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,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。
- 最吸睛: 能夠自我覺察、懂得同理別人的人,往往更能吸引人,也更容易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。
簡單來說,就是讓我們先學會了解自己,再學會去了解別人,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。
三個小故事
故事一:小明和小花
小明有一盒最喜歡的玩具,小花很想玩,但小明不願意借給她。小花很生氣,哭了起來。小明看到小花哭了,心裡很難過,他想:「如果我是小花,我也會想要玩這個玩具。」最後,小明決定把玩具借給小花玩。
故事二:小兔子和小熊
小兔子肚子餓了,想吃胡蘿蔔。小熊也餓了,想吃蜂蜜。小兔子看到小熊在找蜂蜜,就分享了自己的胡蘿蔔給小熊。小熊也分享了自己的蜂蜜給小兔子。他們兩個都覺得很快樂。
故事三:小貓和小狗
小貓和小狗是好朋友,他們一起玩耍。有一天,小貓不小心把小狗的玩具弄壞了。小貓很害怕,不知道該怎麼辦。小狗看到小貓難過的樣子,說:「沒關係,我們可以一起做一個新的玩具。」小貓聽了以後,覺得小狗真好。
從故事中學習
從這些故事中,我們可以學到:
-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: 就像小明和小花一樣,我們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情緒。
- 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: 我們可以試著想一想,如果我們是別人,會怎麼想、會怎麼做。
- 分享和關心別人: 就像小兔子和小熊一樣,分享和關心別人,會讓我們感到快樂。
- 做錯事要勇於認錯: 就像小貓一樣,做錯事不要害怕,要勇於認錯。
為什麼要懂這些道理呢?
-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: 懂得同理他人,能讓我們更容易和別人成為朋友。
- 解決問題: 當我們和別人發生衝突時,懂得同理他人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。
- 讓自己更快樂: 幫助別人,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。
給家長的小建議
-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: 讓孩子知道,表達自己的感受是正常的。
- 教孩子如何傾聽: 鼓勵孩子認真傾聽別人的話,了解別人的想法。
- 帶孩子參與社會服務: 通過參與社會服務,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。
- 以身作則: 家長要以身作則,讓孩子看到您如何與人相處。
總結
自我覺察和同理心是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的能力。透過不斷的練習和學習,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善解人意,也能建立更美好的人際關係。